形态描述 |
上海海岸总长449.66公里, 海岸线起点长江口, 主要河流长江迳流 钱塘江 瓯江 闽江 九龙江,海岸线迄点金沙湾,大陆岸线172.31公里, 岛屿岸线277.35公里,岛屿个数7个。 入海河流多迳流量大,年迳流量12.561, 每公线迳量2.34, 气候特征南亚热带区域 光照足 热量高 台风过境频繁过境区域 潮差较大, 灾害特性主要台风过境季节为7-8月, 水温最高七月份,月平均高温27.4, 最低二月份, 最低温度10.2, 月平均低温19.1, 年平均温度全年月平均海水温度均在10℃以上, 海岸类型为平原海岸,即三角洲平原海岸。河流入海泥沙5.32亿吨。 港湾类型为开阔形特征,港湾内滩涂潮水受风面大,水较混浊;绝大部分分布在平原海岸及大小河口地区,分布杭州湾等。 |
生态特征 |
浮游植物(*10000个/立方米)(1980-1985年) 年均生物量293.8, 变化季节春季为高峰期,其次为夏季,冬季最低, 春季均量904.2, 夏季均量228.3, 秋季均量32.7, 冬季均量9.8, 藻类组成本区域是全国径流最大的河流入海口,周年盐度变化幅度大。因此,浮游植物群落因不同时期不同区域而异,大致可分5个群落。主要种类①淡水群落,如意大利直链藻②半碱水性群落,主要有奇异菱形藻③低盐性近岸群落,主要种有中肋骨条藻、柔弱菱形藻、中华盒形藻,④温带外海群落,主要种有扭角刺藻、并基角刺藻等,⑤热带外海群落,主要种有密聚角刺藻、扁面角刺藻、细弱海链藻、距端根管藻等。 浮游动物(毫克/立方米) 长江口, 东海, 年均量220.0, 春均量473.6, 夏均量146.3, 秋均量141.2, 冬均量118.5, 生物最低月冬季, 低月生物量118.5, 生物最高月春季, 高月生物量473.6,, 浮动种类数105, 种类说明桡足类38种,箭虫2种,各种幼体17种,其他浮游动物48种,桡足类为主要类群,周年生物量占组成的87.2%。主要种有中华哲水蚤、火腿许水蚤、火腿许水蚤、球状许水蚤等。 浅海滩涂面积及自然资源综合系数(km2/km) 上海, 东海, 滩涂面积904.21, 滩面积135.63 万亩, 浅海面积5453.53万亩, 浅面积万亩818.03万亩, 综合系数36.896, 浅综合系数31.649, 滩综合系数5.247 浅海底栖生物季节变化(1980-1985)(克/平方米) 东海, 长江口, 年均生物量0.41, 变化季节春季为高峰期,其次为夏季, ,冬季最低。春均量11.9, 夏均量17.2 滩涂浅海生物量(克/平方米) 东海区长江口 滩涂生物量38.41, 浅海底生物29.40。 滩涂底栖生物数量分布(80-85年) 东海, 上海沿岸, 平均生物量38g/m2, 栖息密度431个/m2, 软体动物84%, 节肢动物13%, 环节动物2%,其他1% 浅海滩涂自然资源 技术方法浅海筏式养殖播苗放苗增殖 潮间带附着器采苗滩涂采苗播苗养殖 间带及潮上带水池养殖, 养生物种类广盐 狭盐 广温 狭温 藻类, 制约因素台风过境在浅海滩涂渔业开发技术及技术场地造成困难, 资源环境情环境多样水质肥沃海洋生物繁殖生长好 滩涂面积607.8平方公里,合91.17万亩, 浅海面积5034.99平方公里,合755.20万亩, 养殖项目对虾 青蟹 梭鱼 鲻鱼 鳗鱼, 资源状况滩涂发育好 滩涂及浅海生物群落结构简单, 养殖面积0.0570万亩, 养殖产量0.0051万吨。 |